<form id="3lnlz"></form>

    <nobr id="3lnlz"></nobr>
    <progress id="3lnlz"></progress>

      <span id="3lnlz"></span>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規則》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19-03-14 11:03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規則》已經2019年2月22日十五屆市政府第3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3月12日

          南通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規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促進南通市政務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南通市各級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以下簡稱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推進政務公開工作,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把公開透明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積極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第四條  政務公開工作應當遵循依法依規、公平公正、陽光高效、便民利民、安全保密的原則。

          第二章  公開內容

          第五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圍繞把公開內容覆蓋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規范實施權力和責任清單、公共服務清單、政務公開事項目錄公開:

          (一)權力和責任清單。在規范公開機構設置、職能、職責和法定權限的基礎上,編制公開權力和責任清單,配套公開辦事指南,公布辦理范圍、運行流程、材料目錄、法定職責并根據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優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依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政府部門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通知》,梳理公布本地本部門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中介服務機構的公共服務事項,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發布辦事指南,實行動態調整。清理并公開群眾和企業辦事需要提供的各類證照、證明材料。 

          (三)政務公開事項目錄。依據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清單,梳理權力運行和服務過程每個環節產生的政府信息,逐項認定公開屬性,對主動公開的信息,明確公開內容、主體、時限、方式等,對非主動公開信息,列出法律法規依據,形成并發布市、縣(市)區、鄉(鎮)三級政務公開事項目錄體系。

          第六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圍繞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個環節,推進重點信息主動公開:

          (一)決策方面

          1.公開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年度計劃。

          2.公開政府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以及部門制定的各項重要政策(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3.公開財政預算安排以及重大財政資金安排,重大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和重大國有資產處置事項等。

          (二)執行方面

          1.公開年度重點工作和為民辦實事實施方案,原則上每季度公開一次重點工作和為民辦實事進展落實情況、后續舉措。

          2.推進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批準服務、批準結果、招標投標、征收土地、重大設計變更、施工、質量安全監督、竣工、行政處罰等9個方面信息。

          3.依法依規公告審計結果,推動審計監督公開全覆蓋。

          4.及時公開征地政策和征地信息,重點公開棚戶區改造計劃、宗地規劃條件和土地使用要求等信息。

          (三)管理方面

          1.公開安全生產、生態環境、衛生防疫、食品藥品、保障性住房、質量價格、國土資源、社會信用、交通運輸、旅游市場、稅收管理、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領域執法監管的依據、內容、標準、程序和結果。

          2.公開國有企業運營、扶貧等領域的政策實施、資源配置等信息。

          3.公開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批準、交易、中標成交、合同履約等信息以及政府采購項目相關信息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相關信息。

          4.公開行政審批項目的受理、進展、結果等信息。

          (四)服務方面

          1.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提供公共服務的公開。

          2.建設和使用統一的咨詢問答知識庫、政務服務資源庫,線上線下信息準確一致、辦理口徑一致,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3.開通全市12345在線平臺“一號答”專線,提供政務服務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咨詢和協同辦理。制定政務服務“一號答”知識清單,實施“一號答”服務導航,實現“一號答”全市聯動服務。及時公開群眾來電受理量、辦理量、滿意率等統計情況。

          4.加大交通、供電、供水、供氣等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力度,編制辦事目錄和辦事指南,公開服務網點、服務事項、辦事流程、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材料清單、投訴渠道等信息。

          (五)結果公開

          1.公開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重點公開發展目標、改革任務、民生舉措等方面事項落實情況,特別是經濟領域改革舉措和教育、醫療、養老領域改革的落實結果。

          2.全面公開政府決算和部門決算,政府決算信息應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批準后20日內公開,部門決算應在本級財政部門批復后20日內公開。

          3.推進重大專項資金公開,對涉及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等重點領域民生專項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公開。

          4.鼓勵建立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注重運用第三方評估、專業機構鑒定、社情民意調查等多種方式,科學評價政策落實效果,增強結果公開的可信度。

          5.推進建議和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對涉及公共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建議和提案主辦件、分辦件復文,除涉密的以外,原則上應當全文公開。

          第三章  公開機制

          第七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按照轉變政府職能和推進“五公開”規定,分解政務公開事項目錄,明確公開事項辦理的崗位、權限、程序和時限等,將政務公開工作規則要求固化到現有業務管理系統中,做到政務公開操作與政府日常工作運行緊密結合、同步運轉。

          構建分工明確、職責明晰、便捷高效的政務公開運行機制,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公開內容的梳理、發布和更新工作,明確信息發布審核的程序和責任,未經審核不得公開。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發現公開的政府信息不準確的,應當及時更正。

          第八條  公文辦理嚴格政務公開程序。

          (一)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擬制公文時,必須明確主動公開、部分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送本機關政務公開工作機構審查后,隨公文一并報本機關負責人審簽。擬依申請公開或者不予公開的,應當依法依規說明理由。

          報請以政府或者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公文,負責起草的部門應當在請示正文部分對公開屬性提出明確建議并說明理由;沒有明確公開屬性建議和依法依規說明理由的,本級政府辦公室可以按規定予以退文。

          (二)凡主動公開的公文,需要在公文附注部分標注“此件公開發布”字樣。一般應當在該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規章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每年11月應對本單位不予公開的信息以及依申請公開較為集中的信息進行全面自查,發現應公開未公開的信息應當更正并公開,可轉為主動公開的應當主動公開,各級政府辦公室定期組織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第九條  會議辦理規范政務公開要求。

          (一)各級政府常務會議和部門辦公會議審議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特別是涉及教育改革、醫療衛生、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重大民生決策事項,起草部門應當在決策前進行民意調查,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咨詢協商、列席會議、媒體吹風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及時公布征求意見的采納情況,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公布時應當說明理由。

          (二)報請政府常務會議和部門辦公會議審議的重大民生事項議題,政策起草部門應當列明是否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是否邀請有關方面人員列席會議,隨審議文件一同報批;會議審議時,政策起草部門應當將意見征集和采納情況做出說明。利益相關方、公眾和企業家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應形成常態,每年原則上不得少于4次。

          (三)探索在政務服務大廳、新聞發布廳或者具備條件的會議場所,邀請社會公眾代表收看收聽政府有關會議。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應當積極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和新媒體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

          第十條  業務辦理嵌入政務公開規范。

          (一)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根據政務公開事項目錄,將公開規范嵌入政務服務、行政審批等業務系統,將業務系統與公開平臺進行對接整合,對于政務服務過程中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在業務辦結時按照程序實時推送公開平臺。

          (二)實行政務服務網上平臺與政務服務大廳辦事服務信息同源管理,線上線下同步調整政務服務事項及辦事指南,要素發生變化的事項,應當在完成審批程序后1個工作日內公開變更后的相關信息和具體實施時間。

          (三)逐步推行對企業群眾辦事過程進行“快遞式”公開,讓辦事群眾可實時查詢辦件進度和辦件結果。

          第十一條  執法監督落實政務公開要求。

          (一)全面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根據事前、事中、事后公開的要求,行政執法機關應依法公開行政執法主體、職責、權限、依據、執法人員、執法流程、救濟渠道和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執法文書等信息;建立健全執法決定信息公開發布、撤銷和更新機制。

          (二)市政府建立全市統一的公示平臺,對各地、各部門的行政執法信息進行歸集公示。對重大、有社會影響的行政執法決定,探索行政執法全文書公示。

          (三)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行政執法機關應當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并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第四章  政策解讀

          第十二條  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市級機關各部門是市政府政策文件解讀的責任主體;多個部門共同起草的,由牽頭部門負責實施解讀工作,其他部門予以配合;以部門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由制發部門負責解讀。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文件,應當進行解讀:

          (一)市政府規章;

          (二)市政府或者市政府辦公室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三)市政府部門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四)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室或者市政府部門制定,涉及面廣、與民生關系密切、社會關注度高、或專業性強的重要政策文件;

          (五)其他需要進行解讀的政策文件。

          第十四條  報請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或以政府、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重大政策、規劃方案和改革措施,起草部門應當將主要負責人審定的解讀方案、解讀材料一并報送審議,材料不齊全的,政府辦公室予以退文。以部門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報批時應當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一并報部門主要負責人審簽。

          第十五條  政策文件解讀內容主要包括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涉及范圍,以及注意事項、關鍵詞詮釋、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等。同時,使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可綜合運用數字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展現。

          第十六條  政策文件解讀形式可以通過撰寫解讀文章、制訂政策簡明問答、開展媒體專訪以及舉行在線訪談、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對企業群眾有重要影響、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舉措以及高頻使用的服務事項,應當通過政策簡明問答形式,依托新媒體渠道,向社會廣泛傳播。

          第十七條  政府網站是政策文件和解讀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應當設立政策文件解讀專欄,匯總發布解讀信息。政策文件公開時,相關解讀材料應當于3個工作日內在政府網站和部門網站政策解讀專欄發布,并做好與政策文件的相互鏈接。充分運用市內主流媒體及所屬網站、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做好市政府重大政策宣傳解讀工作,注重利用商業網站以及都市類、專業類媒體,做好分眾化對象化傳播。通過其它途徑發布解讀信息的,起草部門應當同步報送政府門戶網站。

          第五章  輿情回應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全天候監測以下政務輿情:涉及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及政府部門重要決定事項的輿情信息;涉及“兩會”、經濟數據發布和經濟形勢、重大改革舉措、重大政務活動的輿情信息;涉及公眾切身利益且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引發媒體和公眾關切、可能影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輿情信息;涉及重大突發事件應對的輿情信息;嚴重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民生輿情信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安全穩定的不實信息等,可根據實際,進一步細化監測范圍和重點,制定本單位輿情監測標準。

          第十九條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好輿情回應工作。對涉及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政務輿情,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是回應主體;涉及縣(市)、區的政務輿情,縣(市)、區涉事責任部門是回應主體;涉及多個縣(市)、區的政務輿情,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是回應主體;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回應工作,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協商,確?;貞男畔蚀_一致,必要時可由本級政府辦公室確定牽頭部門。有重大影響的輿情發生后,涉事部門要第一時間向本級黨委政府報告情況,宣傳、網信部門牽頭協調做好輿情處置和信息發布。

          第二十條  建立輿情交辦督查制度。依據《南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網絡政務輿情交辦督辦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市委網信辦對上述輿情進行分析研判,并視情進行分類交辦,各涉情部門和單位接到交辦后,需及時核實輿情并積極穩妥開展應對處置工作;對逾期不回應、不反饋的進行催辦,經催辦仍未解決的,由市政府督查室督辦或由市監察委按照有關規定啟動問責程序。

          第二十一條  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應力爭在3小時內、最遲不超過5小時發布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并根據工作進展,持續發布權威信息,回應主體主要負責人應帶頭主動發聲。

          第六章  公眾參與

          第二十二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政府規章以及重大建設項目等重要決策事項,以及城鄉規劃、城市治理、市場監管、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民生事項和惠民政策措施的執行落地,擴大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的參與。

          第二十三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規定。嚴格落實聽證程序,提高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認可度。與民生關系密切或需社會廣泛知曉的聽證會,應當在主流媒體、政府網站、用戶活躍論壇、政務發布新媒體等平臺發布公告,探索開展聽證會網上直播,擴大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

          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搭建政府熱線、廣播電視問政、政府開放日、在線訪談、政策大講堂等公眾參與新平臺。從2019年起,與經濟發展、民生問題、社會管理密切相關的部門,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政府開放日主題活動,強化政府與公眾的互動,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第七章  平臺建設

          第二十五條  推動政務公開線上線下平臺建設,線上構建“一網一端一號”全媒體公開平臺,線下打造“一欄一報一區”多渠道公開載體。

          第二十六條  行政機關應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要求,加快建設智慧便捷的政府網站。

          (一)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是市政府及各部門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政策解讀、互動交流的第一平臺。集中發布各類政務信息,規范開放政府數據,設置統一的辦事服務入口,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

          (二)加強網站之間協同聯動,對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發布的重要政策信息,市各部門和各級政府網站應當即時轉載。

          (三)市政府網站開設的重點領域政務公開專題專欄,各地各部門必須做好內容保障。

          第二十七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要求,推進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

          (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開設政務發布新媒體,原則上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鼓勵在網民集聚的新平臺開設政務新媒體賬號。

          (二)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移動服務。

          (三)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主賬號,市本級重點做好“南通百通”客戶端和“e政南通”微信公眾號,注重匯聚整合,優化用戶體驗,構建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的政務新媒體矩陣。

          第二十八條  在市、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政務公開體驗區、自助服務區,整合政務大廳現有資源,推出政策文件、辦事指南和辦理進度查詢,以及建議投訴等功能,可以探索建立24小時自助區域,為群眾提供全天候、權威性、一站式、個性化、方便快捷的辦事及信息服務。

          基層政府可針對不同群體特點,推動政務公開上墻上欄,特別是與基層群眾密切相關的扶貧救助、教育衛生、公共文化、應急救援等信息。

          第二十九條  政府公報應當集中統一刊登本級政府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及所屬部門規范性文件,為公眾查閱、司法審判等提供有效的標準文本。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著力辦好電子版公報,在政府網站首頁設立政府公報專欄,提供目錄導航和內容檢索。建立完善部門文件報送制度、聯絡員制度和報送選登情況通報制度,確保政府公報刊登內容及時全面,部門規范性文件印發后5個工作日內報送政府公報編輯部。

          第八章  數據開放

          第三十條  市、縣兩級政府應當建設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省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無縫對接,通過共享平臺促進各行業各部門信息向各級政府部門共享,支撐政府部門間跨地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應用。

          第三十一條  南通市公共數據開放網站是發布全市開放的政府數據資源目錄和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開放政府數據的公共基礎平臺。按照公共數據開放有關要求,推動政府部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的原始性、可機器讀取、可供社會化再利用的數據集向社會開放。

          第三十二條  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充分開發利用政務數據資源,并面向社會公益開放利用政府數據開發的衍生產品或者應用,滿足群眾和企業對政務數據的“知情權”和“使用權”。

          第九章  依申請公開辦理

          第三十三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通過開設政府網站、信函、傳真、當面提交等多種渠道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全市各級行政機關政府網站受理統一使用“南通市依申請公開系統”。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在編制指南中明確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機構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電話、傳真號碼及申請接收渠道等。

          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牽頭實施依申請公開辦理,并指定專人負責。

          各級人民政府辦公室是本級政府的信息公開答復機構。鑒于自然資源部門受政府授權行使相關征地管理職能,是政府征地信息的實際保存機構,各級政府征地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可委托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相關行政復議答復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也由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各級政府辦公室、司法行政部門加強協調指導。

          第三十五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嚴格程序,認真審核,規范辦理,確保每一份依申請公開件的辦理依法有據、嚴謹慎重。必要時司法行政部門或法律顧問應當參與審核。

          (一)對于事實清楚可由本行政機關直接答復的公開申請,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出擬答復意見,報有關負責人審簽后,向申請人做出書面答復。

          (二)對于需本級相關部門或下級行政機關協同辦理的,政府信息公開機構按程序在收件1個工作日內轉辦,相關行政機關在5個工作日內提出擬答復意見,并說明理由。

          (三)對于需補正的信息公開申請,應在收到申請之日次日起7個工作日之內告知申請人補正,補正告知一般不超過一次。

          (四)對于需征求第三方意見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三十六條  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書應具備以下要素:標題、文號、申請人姓名(名稱)、申請事實、答復結果、申請人復議訴訟的權利和期限、答復主體、答復日期及印章。采用郵寄方式送達的應通過郵政企業送達。申請人要求電子送達的,行政機關應上傳加蓋印章的答復書掃描件或拍攝的彩色圖片作為附件。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對辦結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件,應當及時整理歸檔,做到“一件一檔”,每個檔案應包括申請人的申請材料(含信封)、接收回執、協辦材料、征求意見材料、補正材料、辦理單、法律咨詢建議、答復書及附件材料、郵寄單據及相關簽收單據等。

          第三十八條  市政府因政府信息公開引發的復議和訴訟,由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承擔行政復議答復材料和行政訴訟答辯狀的起草工作,并由市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審查把關。積極與上級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開展業務研討、交流。建立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依申請公開咨詢團隊,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例進行會商、會辦,防范法律風險。

          第十章 組織保障

          第三十九條  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協調處理政務公開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和重大事項,研究提出全市政務公開的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重點,并抓好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各級行政機關和公共管理組織應當建立政務公開組織領導機構,按照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有力有效部署推進工作。

          第四十條  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辦公室是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推進、監督檢查本地本系統的政務公開工作。各縣(市)、區政府應于2019年3月底前完成政務公開工作機構組建,市級機關部門應明確承擔政務公開工作的機構,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

          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應當每年制定政務公開專項業務培訓計劃,按照每兩年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的要求,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各級公務員管理部門應當將政務公開列入公務員培訓科目,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新任職公務員的培訓,提高指導、推動政務公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應當將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互聯網+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公眾參與等方面情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分值權重不低于4%。建立健全科學、合理、有效的量化評估指標體系,規范第三方評估、民意調查等方式,定期開展評估評議。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的督查,并適時進行通報。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本規則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公共企業事業單位參照本規則執行。

          第四十五條  本規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AV动漫在线观看无遮挡_最新亚洲人无码播放网站_a级片毛片黄毛片免费_一级αⅤ96久久